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kanshu53.com

第655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“贼人只道我是文弱书生,不曾防备。当晚,我便偷偷击杀了守卫,趁夜逃将出来……”

“糊涂,你真是糊涂!”傅青竹话音未落,不曾想那薛宗周却是痛心疾首起来。

“欲成大事,岂可惜身哉?向若当时青竹死节,那贼人必上下相疑,岂有回旋余地耶?”

“额?谨受教!”薛宗周这番说辞看似强词夺理,其实也算是一个“邪招”。

傅青竹仔细思量了一番,其实当初自个真个自杀而死,说不定这事儿也就成了。

“其实这事儿也不怪你,这招数也是我这几日刚刚悟出来的法子!”不过,那薛宗周也并非康有为,倒也没有“请自嗣同始”的心思。

他见傅青竹面带愧色,不由无奈的解释道:“其实这些日子,大家伙都没有取得什么进展。”

“我等所说之人,不是模棱两可,便是想把我们扭送见‘贼’。偶尔有一两个忠烈之士,暴起发难,却也难堪大任。”

“于是,我便思量着既然如此,我何不自投罗网,将彼辈‘全盘托出’,也不枉来世上走这么一遭!”

“好,此计甚好!”傅青竹闻言不由抚掌道。

“既然吾在榆林已经苟且偷生,不如这一次就让某走在前头吧!”

“青竹,你这叫什么话?”薛宗周闻言不由冷笑道,“此事由某提议,自然由某一力承当。”

“若是假手他人,吾又有何面目见古圣先贤哉?”

薛宗周一言既出,傅青竹、王如金和白孕彩三人不由肃然起敬,争相赴死。

不意薛宗周争的烦了,大手一挥道:“如今大敌当前,国家社稷有倾覆之危,岂可就小义而忘大义耶?”

“以吾观之,关中富庶,士绅豪杰不乐死国。独延绥之地,连年大旱,民不聊生。”

“先由鞑虏胁于外,后有‘闯贼’‘献贼’之流起于内,民风剽悍,重义轻死。几位不若前往说之,效法‘闯献’,庶几可成大事矣!”

傅青竹听了,心中愈发佩服,不由上前一步道:“君之才更胜我十倍,当活以就大业。”

“小子愚钝,朽木不可雕也,徒活世间,无益于国。今愿就死以成大业,还请文伯勿相争也。”

薛宗周闻言上下打量了傅青竹一番,不由摇了摇头道:“先生委我以关中,委青竹以榆林。”

“今榆林之事庶几可成,而关中之事毫无眉目。薛某身为先生弟子,又有何面目返回太原业?”

这薛宗周舌灿如花,一顿劝说下来,好容易说服了众人。

傅青竹、王如金和白孕彩无奈,只得召集其他生员,一起饮了壮行酒,为其送行。

那薛宗周辞别了众人,便渡过了渭河,一路向西安城赶去。

其实要想当“死间”,也不是那么容易,其中尺度最难把握。

若是被人捉了,一顿苦打之下,勉强供出“同伙”,自然是称心如意。

但是,若是遇到憨批,直接一刀把自个剁了,拿去领赏,那自然是平白无故丢了身家性命,死的没有一点价值。

薛宗周思前想后,心道:“这‘顺贼’,如此得士绅豪杰之心,断然少不了叛徒配合。”

“关中书院久负盛名,乃陕西第一书院是也,想必没有那‘关中夫子’相助,‘顺贼’断然不会如此顺利。”

想到此处,薛宗周便书拜帖一封,带着前往关西书院去了。

当薛宗周到达关西书院的时候,那祝万龄正在高台之上,高谈阔论,其下生徒满座,熙熙攘攘。

薛宗周听了片刻,不由突然放声大哭起来。

他这一哭不要紧,果然打断了关西夫子祝万龄讲学。

那祝万龄心中不快,不由喝道:“哪里来的妄人,竟敢来此撒野,且给我轰出去,以正风气!”

随即个关西大汉来到跟前,就要揪薛宗周出去。

那薛宗周不惧反喜,竟又放声大笑起来。

“你这厮怎地,莫不是得了失心疯,怎生又哭又笑起来?”那祝万龄不曾开口,其他人倒忍不住问了起来。

“我哭的是:不惟天子蒙尘,抑且生民涂炭。”薛宗周不由高声叫道,“我笑的是:当时尚有周天子,何事纷纷说魏齐!”

“这厮好胆!”众人闻言一愣,不由纷纷扭过头来,去看那关西夫子祝万龄。

原来薛宗周前面那句,却是出自元曲《幽闺记》,描写金国为避蒙古锋芒,迁都开封以后的唱词。

后面那句是当代名人冯梦龙《古今谭概》中用来嘲讽儒家古圣先贤的名句。

这两句话看似无心,实则有的放矢。

是薛宗周专门用来嘲讽关西夫子祝万龄坐视“顺贼”猖獗不理,反而打着孔夫子的名号在这里招摇撞骗之词。

祝万龄闻言不由暗暗骂了一句,他见这厮又哭又笑,就道不是好事,故而闭口不言,不曾想好事者扔将自个牵扯了进去。

他不由笑道:“你这厮果然是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