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kanshu53.com

第148节(2 / 5)

加入书签

凡,争论异常激烈。

王宵猎真想对这些人说一句,你们好聪明哦。中国被欧洲超越的时间并不难找,明朝晚期。即使要找原因,上溯百年,到元朝就了不起了。一直追到汉武帝,追到孔子,你们是在搞笑吗?想不明白就老实回答不明白,会少了块肉啊。

在思想上,人类经常表现的像孩童。两个孩子吵架,一个打不过另一个,说:“你在这里等着,我家里有棍子。我拿了棍子,一下打死你!”另一个说:“我们家里有刀,你拿了棍子也没有用。”先前一个就说:“我家里有枪!”另一个说:“我家里有炮!”先前的说:“我家里有坦克!”另一个说:“我家里有飞机!”先前的说:“我家里有原子弹!”另一个说:“我家里有氢弹,有中子弹!”被打的想不出来了,只好灰溜溜地回到家里去。别人问他为什么被打,他说:“因为那家伙家里有氢弹啊!”

中国落后,肯定不是一个原因。诸多原因里有主要原因,有次要原因,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那样的结果。但如果一定要不管其他,找一个原因,很可能就找不到了。因为最主要的原因,可能是这些原因形成的交互作用。科学研究者知道,要学会试验设计,要知道条件的交互作用。社会科学工作者,怎么就不知道了。出来的理论,有时候让人一头雾水。

在这些人类从客观现实中总结出来的主观知识里,我们总是有太多限制,很容易被引错了路。只有真正跳出来,才能看清这些知识的真正面目。

从汝州回来,王宵猎才算是从前世的知识和记忆中走出来,不再受其束缚。事情该这么做,那就这么做。没有人员怎么办?培养和教育。别人想不通怎么办?慢慢教育和疏导。难吗?不难。难在自己想不通,不敢做。只要自己想通了,又有什么难的?

这个世界上的绝多数人,学知识都学不进去。这是事实,没有什么,没有人规定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什么都学会。学得进去的人,往往走不出来。陷在知识的海洋里,思想上不得解脱。这也是事实,没有什么奇怪。只是对王宵猎的地位来说,他必须要走出来而已。

要会读书

后边士卒忙忙碌碌,官衙很快焕然一新。此次回来,王宵猎下定决心,要设自己的司令部,不再是搭个架子了。不但是部门增多了,人员也会补充。王宵猎的军队,以后会慢慢结合后世的经验,进行大规模的调整。有参谋部,有各种职能部门。

汪若海是现在定的参谋长,大部分衙门都归他管。当然,参谋长不是决策者,做决策的是镇抚使王宵猎。王宵猎想着,这里还应该有个做政委工作的,只是一时间没有人选,只能自己兼任。

新的司令部增设了许多人员,很大一部分是从军校选择学习优秀的人员前来。这些人将在实践中学习参谋的知识,让司令部能够正常运转。

看着新来的年轻军官忙碌,王宵猎觉得心情轻松。没有人怎么办?培养啊。在实践中培养,在实践中学习,在实践中锤炼他们的能力。

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。王宵猎奇道:“那不是姜敏?我记得入军校不久,怎么也到这里来?”

一个军官道:“回观察,几个月前姜敏进军校的时候,因为年龄小,还不是正式学员呢。哪里想到几个月的时间,军校里的教材背得滚瓜烂熟,教头也教不了他了。既然观察要人,便就让他到这里来。”

旁边有人叫住姜敏,告诉他王宵猎正说他的事。

姜敏急忙过来,向王宵猎行礼。

上下打量了姜敏一番,王宵猎道:“说一个人聪明,经常说能够过目不忘。你进军校几个月,便就能把教材背熟,莫不是有过目不忘的本事?”

姜敏道:“回观察,末将只是偶尔能够过目不忘。大多时候,还是要多看两遍的。”

王宵猎不由点头道:“我活了许多年,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人才。好,好,你便留在这里。你的年纪还轻,用心学习,前途无量。”

其他几个官员问了姜敏的来历,都觉得惊奇,一起凑了过来。

牛皋道:“我自小家贫,认不得几个字。进了军中,观察要求军官必须识字,不许用吏人代读代写公文。学那一两千字,几乎愁白了头发。却想不到世间竟然有这样的人?字看过几眼就认识,书读一两遍就会背!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?”

陈求道道:“世上的人各自不同。有人学起来难,就有人学起来容易。”

王宵猎道:“王荆公有一篇文叫作《伤仲永》,说方仲永幼时聪颖异常,看书就会,指诗立就。可惜其父不送其进学堂,稍大就泯于众人。其实不只是其父不送其入学的原因,若是方仲永真的是天纵奇才的话,长大后自己入学堂,必能成其一番事业。这篇文,姜敏回去抄了时常看看,警惕自己。”

姜敏拱手称是。

王宵猎道:“孔子门生三千,讲究有教无类。时至今日,学生如中国这么多,这么广泛的,可以说世间仅有。但还有些人,或者因为家贫,或者其他原因,没有机会进学堂。纵然天生聪慧,到死却没有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