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kanshu53.com

第226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宗正胜最后表白秦鱼,说自己站在他这边,也是一语双关。

一来表明他坚定的跟随秦鱼的心思,二来,就是告诉公子缯,不要来找我的麻烦,我是宗正,不管你们谁最后胜出,都要通过我的笔来记录胜利者。

宗正胜这样狡猾,将那些没有参与公子缯之事的宗室都塞到秦鱼的羽翼之下,秦鱼才那样生气。

吕不韦有一句话说的没错,那就是,秦国王位交接的太顺利了,顺利到,没有给新君铲除异己,巩固王权的机会。

秦鱼负气出走,就是想看子楚没有了他,能不能在即将到来的宫廷政变中取得胜利。

他也是想,借此机会,铲除宗室中的一些不安分分子,然后裁冗宗室,制定新的宗规。

从来大悲大喜大升大落最催人心肝,秦鱼也是想借此机会看看,子楚的身体,是不是真的像他自己以为的那样,强壮到无懈可击。

秦鱼是想寻找机会再回咸阳的,他不可能蜗居在洞庭,一辈子不回咸阳,他还有一统天下,四海归一的远大理想没有实现呢,怎么会因为一两个人就停止了他前进的脚步?

只是,秦鱼也是实在没有想到,他是以这样的方式回到咸阳。

吕不韦该死。

他不应该拿秦国的国本当做他争权夺利的工具,去满足自己的私欲!!

冲锋

秦昭襄王即位的时候,有公子不服公子稷即位为王,公子稷的舅舅魏冉几乎将所有秦宗室公子和大臣反对者屠戮殆尽,宣太后和公子稷母子才坐稳王位,然后就是宣太后长达四十年的理政,直到范雎入秦,替昭王驱逐四贵,王权才全部回到昭王手中。

秦武王即位的时候,他是正经的太子即位,倒是没有发生诸如宗室叛乱的血腥事件,但是,他甫一上位,就驱逐了跟自己不亲的张仪和魏章,这两人,一个是秦国的群臣之首相国,一个是领兵作战的大将,武王驱逐了这两人,顺利的将国家权力收入手中,然后任拥护自己的甘茂为左丞相,宗室中威望声重的樗里疾为右丞相,有这两人作为自己执政的班底,大臣和宗室才心服口服,遵他为王。

秦惠文王就不用多说了,一上位,就拿卫鞅的人头祭旗泄愤,麻痹宗室,然后又隐忍多年,拉拢打杀几个回合之后,才成为秦国实际的王。

再往上,孝公接手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秦国,孝公的父亲献公就更惨了,在他还是个几岁太子的时候,就被叔父简公夺位,自己则是出逃魏国,在秦国一共经历了简公、惠公、出公三位国君,出逃魏国三十多年的献公才被迎接回国为国君,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。

综上,在秦国近两百年时间的王权交替里,就没有哪一位国君继承王位是不沾血不动乱的,像秦王子楚这样四平八稳即位的,独他一个。

但显然,秦国王位传承上血的铁律是不打算放过他了。

在昭襄王晚期,如果秦鱼想要进一步,等待他的绝对会是以他为首和以太子柱为首的宗室之间的大乱战,只有一方将另一方的支持者全部屠戮殆尽,用鲜血来浇灌王权,角逐出最终的胜利者,这场王权交接的大戏才会在尸山血海中谢幕。

但秦鱼自己退了一步,太子柱顺利即位,秦鱼自己又退了一步,秦王子楚顺利即位。

而他一退再退的结果,就是自己被当成个软柿子,谁都敢来捏一把。

听说魏国的魏无忌因为亲兄弟魏王的猜忌,如今只能躲在大梁府中酒色度日。

秦王子楚可不是秦鱼的亲兄弟,他的亲兄弟正在躲藏在青山中生死一线,栎阳老家中祖、母、兄、侄四辈几百口子人据宅以

守,不知生死,他若是再退一步,他这辈子,可就真的白活一场了。

秦鱼自己可以以大局为重自轻,但他绝不会自贱,既然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,那还有什么好说的?

干吧!

如今已经顾不上什么拥兵自重,无虎符不能调动军队的规矩了,他不再耽搁,更不再留情,一连下了几个命令后,就全力北上。

在诸国无知无觉的时候,天下大势,已经悄然变化。

最先传出来的,是魏无忌横死家中的消息。

这个震爆消息还未发散开来,秦国河内一十万大军倾巢而出,迅速攻破横亘在漳水的赵长城防线,长驱直入,在邯郸外城郭与蒙骜的十万大军合军,全力围攻邯郸。

在雁门驻防的李牧接到邯郸求援的消息,没有半刻耽搁,带着赵国最强大最精悍的十万边军火速赶往邯郸救援,在武安这个城邑与两万秦军遭遇,展开一场以少敌多的生死战。

前有雁门之外十万秦军遭遇背叛被驱逐截杀,后有赵军在武安与秦军的遭遇战,这一前一后两场性质截然不同的战役,让李牧对秦国倾国之力围攻邯郸的决心深信不疑。

秦国无非就是报复罢了。

所以,他在打退了武安这支人数不多但战力极其强悍的秦军之后,放下心中戒备,马不停蹄的朝邯郸赶去。

那里,才是赵、秦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