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kanshu53.com

第517节(3 / 4)

加入书签

已经抵达白玉河东岸跟前,正在准备渡河事宜。”

火者·他只丁的声音响起,语气充满了忧虑。

阿卜杜拉眉头紧锁,说道:“战局已经彻底失去控制了,北面的准格尔汗国也是凶多吉少,听闻近几天抵达城内的商贾说起,明军之中除了一位血屠将军,亦力把里城外已经是尸骨如山了!”

此时在临时汗宫内,除了阿卜杜拉和火者·他只丁之外,还有谭海、也拉塔、阿尔哈里、李子勋、哈拉苏这五个新军主将,另外侍卫长肯塔也在阿卜杜拉的身旁站立。

火者·他只丁说道:“大汗,北面的准格尔汗国是指望不上的,甚至有可能巴图尔已经被明军打得节节败退,现在大汗必须要思考退路了。这于阗城是守不住的,迟早都会被明军攻破。”

阿卜杜拉自然清楚这一点,只是于阗城高大坚固,阿卜杜拉原本的想法是依托这里的城防,以及白玉河的阻挡,最大程度的消耗明军兵力,拖延战事的时间,然后再率军撤回叶尔羌城,最终在那里击败疲惫不堪的明军。

只是这样的迎战计划有一个很大的问题,那就是明军的战力远远超出了阿卜杜拉的预料,如今明军即将对于阗城发动新的攻势,阿卜杜拉必须要决定,原先制定的方略是否还要继续执行了。

几个新军的主将自然不敢在这个场合发言,不过侍卫长肯塔却有这个资格,当即说道:“大汗,现在白玉河已经全部结冰了,明军随时都能踏冰过河,部署在白玉河西岸的兵马要立即撤回来,否则随时都会被明军吃掉。”

火者·他只丁也说道:“如果大汗准备继续在于阗城与明军打一场,那就要集中所有的兵力守城,决不能分散兵力。如今我军在兵力和战力上都不如明军,只有依托于阗城的坚固城防才能一战。”

阿卜杜拉点了点头,说道:“如此,就立即将白玉河西岸的防御兵马撤回来,同时派出斥候,监视明军的动向。一旦明军开始过河,全军立即备战。”

“是。”

次日,阿卜杜拉部署在白玉河西岸的兵马便撤回了于阗城内,随即在火者·他只丁的部署下,叶尔羌汗国的二十多万大军开始紧急布防。

于阗城的规模在西域算是首屈一指的,虽然比不上叶尔羌城,但是城中也有六万多百姓,可谓盛极一时。

此时于阗城中又多了二十多万大军,可谓是人满为患,火者·他只丁部署起来,也是费力一番力气。

经过整编后的前军、后军、左军、右军、中军这五支大军,分别部署在于阗城的北面、南面、东面、西面,中军作为预备兵力,驻守在城中的临时汗宫一带。

同时,叶尔羌汗国的大军已经在于阗城的外围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,以壕沟、小型营垒、箭塔、拦马墙等组成的防御体系。

驻守在于阗城四面的兵马,不但要守卫城墙和四面的城门,还要派出兵力驻守城外相应方向的防御工事,如此以便构成立体的防御体系。

火者·他只丁率领的三万直属兵马驻守在于阗城内,虽然大汗阿卜杜拉的身边有三千铁甲侍卫军,可是在火者·他只丁的眼里,那三千人只不过是穿着华丽甲胄的样子货,对阵精锐明军根本不顶用。

所以火者·他只丁心中已经打定主意,一旦战局不利,自己就要率领这三万兵马向外突围,为大汗阿卜杜拉打开撤回叶尔羌城的通道。

两天后,叶尔羌汗国的兵力已经部署完毕,也就是在这一天,斥候送来了消息:明军已经从白玉河东岸数里外的营垒出发,正在渡过白玉河,向于阗城袭来!

寒风中的苦战

崇祯二十三年,正月二十七日,于阗城外。

刘衍身披大红色的毛皮大氅,骑乘神骏的雪白战马,策马在明军军阵前驰骋着。

此时二十多万明军已经完成了对于阗城的包围,以国防军第四军主攻东面,国防军第五军主攻北面,国防军第十一军主攻南面,西北都督府驻防军第一营、第二营主攻西面,这两个营的兵力由西北都督韩秦率领。

西北都督府驻防军第三营、第四营则作为预备兵力,暂时在于阗城东面的中军一带待命。

此时随着刘衍的大纛在大军阵前移动着,明军各部将士纷纷振臂高呼,此起彼伏的怒吼声响彻天际,给于阗城内的叶尔羌汗国兵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。

刘衍巡阵之后,便策马回到位于于阗城东面的中军,这里已经搭建好了一处高台,可以居高临下观察前方的战场。

都督汪博、副都督陈玉景、都督沈拓、副都督郭荣四人已经等候在此,西北都督韩秦、副都督秦成虎已经赶到西面去指挥作战了,所以不在这里。

众人向刘衍行礼之后,刘衍便举起千里镜观察于阗城的城防,过了一阵之后,对众人说道:“敌军在于阗城的部署很不错,各种防御工事都是奔着抵御我军火器来的,而且将二十多万兵马全部聚集在于阗城一处,可以有效的发挥兵力优势,让我军久攻不下。看来阿卜杜拉和身边的将领,都不是善茬,只是太过保守了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