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kanshu53.com

第118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调查这件事,等结果吧!

“你到底投了多少,你快说呀!”唐太太真的吓到了,她焦急地问。

唐海生咬着牙:“打电话。”

唐均豪终于接通了余嘉鸿的电话,唐海生冲过来贴在听筒边。

电话那头余嘉鸿跟他说:“今天我已经让莫先生帮我陆陆续续放掉了。涨太高了,我运回去还要运输成本,回到香港还要仓储成本,均摊下来能翻倍有余,已经很好了。我跟你说过,不要炒。难道你炒了?明天开市必然会跌,你认栽吧!”

“你之前就知道印度茧吧?”唐均豪替父亲问出了问题。

电话里传来余嘉鸿轻快的声音:“当然知道,让美新老板建缫丝厂,也是我的主意,就是我告诉他,我可以帮他弄印度茧过去,我们家相熟的几个英国人在印度有种植园。印度丝不好,但是印度茧质量可以的。以前是运茧,茧价格不贵,运费贵,现在没得选了,该运茧还是得运,而且上海这里的缫丝厂,估计也会用印度茧。”

“你之前为什么不说?”唐均豪问,这句话问出来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蠢,人家凭什么跟他说。

但是余嘉鸿还是很客气地跟他说:“商场上,消息差异就是钱,所以我跟你说,你在没搞懂之前不要炒。即便是懂了里面弯弯绕绕,市场也会随时教你做人。”

唐均豪挂断了电话,看见在这样冷的天气里,他爸额头冒出了密密麻麻的汗,他说:“爸,您到底投了多少?”

唐海生此刻一句话都不想说,他wl身体有些软,踉踉跄跄地走到客厅里,一屁股坐在沙发上:“完了,全完了。”

唐太太拉着他问:“你到底亏了多少?”

“三十万。”唐海生靠在沙发上说。

唐太太愣在那里,几乎没办法回神,唐均豪过来问:“爸,咱们不是在粮食上赚了不少吗?”

“赚什么赚?”说起粮食,唐海生更是心疼,刚开始他粗算有百万盈余,但是五百吨被他瞒报的粮食被拉出来,还有捐赠的,掺了点假都被弄得一清二楚,这些全部吐了出来,他不过得了二十来万,现在……

“你卖掉呀!就当卖粮食的二十万没赚。”事到如今,唐太太也只能这么劝了。

“卖?怎么卖?明天是交割日,跌到我买入价是分分钟的事,我原本想用厂子和厂子里羊毛做抵押,运到香港卖了之后……”唐海生整个人都是软的,现在他只能认了,只能认了。

“哦,对了!你不是跟了余嘉鸿才买的吗?他也会亏吧?”唐太太问,虽然自家亏了,但是印瑶琳的女婿要是也亏了,她心里就平衡点。

“小余先生今天抛了,赚了一百多万。”唐均豪说。

“这个余嘉鸿,可真是我们的衰神,要是不找他们家,最多就是等些日子运粮回来。找了他们家……”唐太太满腔怒气,她更是想到在南洋见到的叶应澜,对着她那幅要死不活的样子,真是气死人了。

“小妈,你这么怪余先生算什么?他跟我说,不懂不要去炒,是爸爸自己去买的。”唐均豪知道亏那么多确实很可怕,但是炒期货这个事,交易所门前的河里,炒期货亏得跳河的水鬼最多了。

唐筠英过去坐在唐海生身边:“爸爸,别难过了!亏了就亏了。以后还能赚,我跟永昌去说说,要不下次你直接让永昌的女婿帮你炒?”

唐海生这个时候绞痛的心才好了些,虽然女儿说得有些天真,但是他做了叶永昌的老丈人,有了这层关系,大不了再跑两趟南洋,运几回粮。

唐太太的心口疼得厉害,自己跟叶永昌在一起这么多年,连孩子都给他生了,最后便宜了继女?

上海是叶应澜出生的地方,从妈妈去世,爷爷奶奶带着扎着白色蝴蝶结的自己坐船离开至今已经快十一年了。

记忆中的外滩,记忆中的南京路,还有记忆中的……叶公馆。

欧战纪念碑,二十四层楼上的自鸣钟……

叶应澜进船舱提了两个箱子出来,一个是她日常用品,还有一个里装的是给福根叔和阿妹娘姨的礼物。

自己走的时候还小,这么多年在南洋生活,她没想到福根叔和阿妹娘姨还这么记挂她。

“余太太,我帮你提。”一个男子走到她身边,帮她提箱子。

叶应澜感激一笑:“朱先生,麻烦了。”

“哪儿的话!我这是举手之劳,你帮我的,才是大忙。”

“就把书借你抄了两日,哪里值当您这么说?”

“真的,这本教材编写得很好,对我很有价值。”

叶应澜把谢德元给的那套书带了出来,在船上咖啡厅看,刚巧遇见这位朱先生,他看见她的书,颇有兴趣,借来翻阅后,追问是哪里买的。

聊了叶应澜才知道这位是大学的老师,他们学校刚好要开机械课程,要编写教材,想用来参考。

因为是朋友送的,叶应澜也不知道哪里能够买到,他就请叶应澜借他几日,叶应澜跟他不熟,只能船上借他这么几天,他还真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