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kanshu53.com

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183节(3 / 4)

加入书签

去做这些事,只需要指定几个属官就可以了。倒是领头的人,比较令人犯难。

此人非得要精通草原的事务,而且手段灵活口齿伶俐,这样才能在谈判之中不落下风,为大楚争取到足够的好处。

大楚的能人不少,但是文臣们对于草原部族的事情,也就只是耳闻罢了,基本上没有接触过。能不能够做好,实在是令人担忧。

就在大家发愁的时候,赵璨钦点了冯玉堂负责此事。

冯玉堂原本回到京城之后,就开始负责武学,而且还是作为开阳的副职,虽然武学已经开始得到了朝臣们的重视,甚至在武学之内,他本人也颇有名声,让将官们福气,但是外面的人却是不知道他的名字的。

所以赵璨点了他的名字,一开始大家连此人究竟是谁都没有摸清楚,一时间都有些懵。

等到知道说的是谁之后,心中都不由犯嘀咕。

冯玉堂在西北待过的事情,稍微查一查就知道了,并不是什么秘密。但即便如此,他还是太低调了,名不见经传,这样的人能够应付得了这件大事吗?

然而事实证明,赵璨的眼光从来不会出错。冯玉堂在接手了使团这边的事务之后,很快就摸清了对方的底线,为大楚拿到了最好的待遇。

等到送走西戎和北狄的使者,长河部落的人又来了。

照旧是冯玉堂接待,也仍然成功的从长河部落身上扒下了一大块肉,让人津津乐道。

经此一役,冯玉堂本人倒是彻底的打响了名声。跟他一起共事,负责接待使团的官员们不遗余力的为他宣传,很快就让人知道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了,冯玉堂的机变和灵活应对,自然也令人赞叹。

虽然没有人知道就连西北互市这件事,从头到尾也都是他所主导,但冯玉堂还是获得了极大的名声。就连京城百姓,也知道了他的名字。在听说他至今尚未娶妻之后,媒人更是踏破了门槛。

——好吧,这只是一个虚指,因为实际上京城的冰人们虽然都蠢蠢欲动,想要为冯玉堂保媒,奈何他一直住在武学里,也就是住在皇宫里,其他人是根本不可能进来的。

平安听说这个消息,只是一笑置之。

冯玉堂的能力,他早就已经知道了。不过,埋没了八年之久,总算如今出人头地,也是一件十分令人开心的事。

不过婚姻大事,还是要看冯玉堂自己的意思。

虽然在古代人眼里,冯玉堂这个年纪已经着实不小,早该成家。但是在平安看来,分明还只是大好青年一枚,就算再过几年也是不着急的。况且冯玉堂现在名声好,将来加官进爵之后,自然能够娶到更优秀的妻子。

古代就是这一点麻烦,如果是在现代的话,不计较出身,只要姑娘本身优秀就可以了。但是在古代这是不可能的,优秀的姑娘只可能出在官宦之家,乡村里没有上过一天学,几岁就开始帮着打理家务的姑娘固然贤惠,但难免撑不起场面。

不过,这种状况不会一直存在,平安相信,总有一天,就算是大楚乡村之中走出来的姑娘,也会有能力有见识,支撑起大楚的半边天。

当然,那一天的到来,还有赖于他和其他人继续努力。

不过,希望就在眼前,而平安对于那一天的到来,充满了信心。

原本互市的消息公布之后,便引起了整个大楚境内热烈的讨论。平安每天都能够收到从各地送到京城来的报纸,上面多半的版面都在议论互市的事。

这几年来朝廷并不禁言,士人乃至普通百姓们偶尔也会说几句国事。

尤其是在报纸普及之后,许多国家大事的传递变得更加高速有效,而且只要有心,就能够打听到。如此一来,普通人也多少能够知道些消息,不论是否与自己相关,议论一番这样的国家大事,的确是十分让人有面子的。

普通的事情都还会有争论,与西戎和北狄互市这样有争议的事情,自然就更不必说了。

消息一经传出,便引起了热烈的讨论。而赵璨听取了平安的建议,将朝中因此产生的争论,完整的记录并发表到了皇楚日报上。然后各地的报纸随即纷纷转载,有了这些大人们抛砖引玉,就算原本不甚了解的普通人,也能够看明白了。

——与其让百姓们没头没脑的议论,还不如提前就将问题摆明,朝廷的意思也写上去,这样一来,民众自然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想。

这就是所谓的引导舆论,并不是强求对方要如何,只是在其中进行引导罢了。

事实证明,效果的确是很不错的。

因为在各家报纸上面发表的文章当中,赞同朝廷的做法的占了多数。

不过这件事情就算再大,百姓们的热情也不可能一直维持。而且之后又发生了一件大事,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这一边。

赶在入冬之前,出海的船队回来了。

原本这个消息由赵璨口中说出之后,便已经有不少人知道了。只是朝廷并没有正式公布,众人自然也不好探问议论,所以还处在半秘密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