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kanshu53.com

15上朝(1 / 2)

加入书签

五更十分,天色微明,长安城响起第一声晨钟,周崖依着晨钟的声音穿衣、用膳。

车夫在府外侯着,见到周崖出来,他忙掀起锦帘,放下马凳。

街上少有人影,一辆马车孤零零地行在宽阔的街上。

修长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膝盖,周崖的脸沉在明暗不辨的熹微天光中。

马车行至长宁街,入目可见前方多了一辆繁贵富丽的车子,与此相比,周崖的马车似乎素了许多。

马车虽有不同,可去的地方相同。

依次有序地停在明宣门外,主子进了宫上朝,车夫小厮们便在此处等着。

这时天色大亮,周崖从马车上下来,脚未占地,就听得一人道:“冯大人告假这几日可还好?”

说话之人是御史中丞姜延仲,他为官二十载,官居叁品,是朝中出了名的刚正不阿。

上至一品大员,下至八品无名之辈他皆弹劾得。

姜延仲不涉党争,至少在旁人看来他是持中的态度。

周崖无意于结交朝中官员,他摸得清皇帝的脉搏,皇帝最厌烦结党营私。

不过姜延仲此举不是结党,更不为营私,周崖便道:“多谢姜大人关怀,冯某一切安好。”

周崖向上头告假的由头是回乡祭拜,外人自然是不清楚其中缘由,还当他是病了。

两人一同走了一路,金殿内,总管太监孙林的目光掠过一片,而后高呼:“皇上驾到。”

龙椅之上是一位约莫二十多岁的年轻人,他的相貌不说俊朗,也是端正清秀,他的眉宇间有不易察觉的锋芒,大概就是百姓口中的“天子之气”。

这便是大梁皇帝,李长奕,先帝李瑄第十叁子,也是唯一养在当今太后膝下的皇子。

十五载匆匆而过,他稚气尽褪,运筹间是河山的翻覆。谁还记得当初那个在龙椅上惴惴不安的孩童,帷幕之后坐着的才是大梁真正的掌权者。

太监惯例说着“有本启奏,无事退朝”。

周崖敛着眸,这些年大梁称得上是国泰民安,路不拾遗,各州府常常是报喜不报忧,似乎人人都想在李长奕面前挣上一头。

看似平静的河水下涌动着汹涌的暗流。

满朝静默,正当孙林要高呼“退朝”时,文官之列缓缓站出一个人,他鬓发已白,身姿却极挺拔。

“臣赵彻,有本启奏。”

孙林与皇帝对望一眼,退了回去。

李长奕道:“赵卿有何本要奏?”

赵彻做了十年礼部尚书,他曾是李瑄的心腹,追随他二十余载。

先帝已逝,李长奕是他最疼爱的儿子,亦是从他手中接过这江山的人,赵彻对李长奕是绝对的忠诚不二。

赵彻道:“陛下登基十六载,皇后之位至今悬而未决,臣以为,六宫需尽早有主事之人。”

先帝后宫佳丽叁千,子嗣众多,皇子足足有十五位,可惜他们福薄,你争我斗间竟折损大半,剩下的都是些不成器的,这也才轮得到李长奕做了皇帝。

当今陛下与先帝不同。

他不沉溺女色,后宫嫔妃不过七八人,一个月里有大半个月是在御书房,除却一位公主一位皇子,再也不见其他。

去岁,他宠幸周美人,时常往后宫去,朝中那些老顽固高兴得不得了,都说又要添一位皇子或公主了。

谁知短短半年后周美人就去了。

李长奕变得愈发冷落后宫,这可急坏了老顽固们。在他们看来,即使是死了一个嫔妃,皇帝也应担起责任,绵延子嗣,而不是为了一个女人忧愁伤怀。

他们的想法李长奕自然明白,他将赵彻的话推了回去,“如今后宫中有淑妃主事,代行皇后之职,朕很满意。”

眼见劝说不痛,赵彻决定再说的明白些,“陛下,祖宗之礼不可废。两年前您因体谅百姓,取消了选秀,如今选秀在即,您……”

李长奕目光一沉,“赵卿,此事我自有安排。”

他发觉越来越厌恶这些老顽固,他们只会守着祖宗礼法,好像忘了,谁才是天下的主子。

天子一怒,未必伏尸百万。可天子一怒,必定不是好事。

赵彻是年纪大了些,不是老糊涂。见李长奕有怒气,他心下一叹,又缩了回去。

孙林是李长奕腹中蛔虫,他再次预备着高呼一句,谁知又杀出位不速之客。

“臣柳定文,有本启奏。”

大理寺卿柳定文,爱民如子,刚直不阿。是出了名的倔脾气,不屑结党,更不屑朝中有些人的小人姿态。

“柳卿有何事启奏?”

柳定文的话语掷地有声,“臣昨日经过恵清河,见工人似有怠工懒工,工部不该管一管吗?”

工部尚书吕守和突感风寒,昨日告假,恰好今日周崖回京,因此柳定文说这话时目光直直望着周崖。

一时间李长奕的目光也落在周崖身上,他执着笏板缓缓走出两步,“多谢吕大人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