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kanshu53.com

第854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不过卢道的直脾气也上来,自己在原来单位就遭遇了很多不公平,身为业务骨干却被外行接二连三爬上头,上级领导尸位素餐外行领导内行,几次工作成果都被关系户窃夺了。

如今玩个游戏,难道还要受气吗?

卢道打点行李,直接向着寿光县上任去了。

不过卢道的运气也是不错,他还没赶到寿光县上任,正好遇到了南霁云和张端阳进军青州。

在张端阳的引荐下,南霁云自然是大喜过望,卢道可是新科明经,正儿八经科举出身的读书人。

南霁云最敬重的就是读书人了,他立刻将卢道安排到了军中,让他负责军资后勤。

卢道在现实世界本来就是基层政府职员,处理的就是乱七八糟的杂事,而军队后勤其实大部分也都是乱七八糟的杂务。

而卢道秉公执法,分配军资的时候从来不区别对待,对于军中其他收受贿赂的同僚也是举报起来毫不手软,很快南霁云军中就知道卢道是一个好的后勤官。

做事踏实,办事效率高,又能够秉公办事,不贪腐不受贿,南霁云战青州的时候,卢道从没有掉过链子,将军队后勤安排的好好的。

等到平定青州之后,卢道则拿出了吏部的文书,辞别了南霁云前往寿光县上任去了。

对此南霁云还非常遗憾,他还想要向朝廷请功,将卢道转为武职,推荐他去洛阳留守张巡麾下做事呢。

卢道到了寿光县的时候,也被这个残破的县城吓了一跳。

在来寿光县之前,卢道曾经在网上查过资料。

寿光县是如今山东省百强县,是全国蔬菜之乡。寿光县在唐代户部的记录上,也是“皆平田息壤,无悬崖陡壑之观”,整个县全部都是肥沃的平原,这在古代是最好的地区了。

在安史之乱前,寿光县一直都被认定为中县,也是大唐经济比较好的县。

可是没想到经过安史之乱,以及后期青州贼兵的摧残,曾经富裕的寿光县竟然是如此的惨状。

县城内十室九空,整个寿光县的衙门的官吏衙役,都在被贼兵攻破县城的后杀光了。

好在卢道前往寿光县的时候,也带走了十几个不想继续从军的兵,这些都是和卢道共患难的军中兄弟,也就随着卢道来寿光县上任。

有了这些兄弟的辅佐,卢道很快重新整理出县衙。

县令已经死了,按照大唐的制度卢道这个县丞就是寿光县的一把手了。

卢道也曾经参加过前单位组织的扶贫工作,在偏僻的农村中做过两年村的工作。

他重新整理了县衙之后,就立刻找到寿光县内残存的老人,向他们搜集寿光县的情况。

在这些老人的口中,他又从县城内找了二十个身家清白的成年男子,授予他们吏员的身份。

如果不是寿光县衙的吏员都被杀光了,这些职位根本落不到这些普通人身上,他们对于卢道是感恩涕零。

卢道紧接着将他们派出去,清查整个寿光县的情况。

等到汇总之后,卢道倒吸一口气。

开元年定的标准,中县人口是三千户,唐代对于大家族相对宽松,并不勒令分户,一户平均有六口人。

以账面上的数据估算,不计算在大唐盛行的隐户黑户,三千户也就是一万八千人。

可是经过吏员们的统计和调查,寿光县如今只剩下两千多口,人口足足蒸发了九成!

什么叫乱世人命不如草,看看寿光县的情况就知道了。

青壮年要么被抓了当兵,要么就落草为寇,人口大量的减少,大量的土地荒废。

土地荒废造成更大的粮荒,从而更多人落草为寇,或者南下江淮逃难。

不过南下江淮逃荒的日子也不好过,听说在临淮城北部都是南下逃难的齐鲁百姓,他们和临淮本地百姓抢夺本来就不多的生存空间,常常发生大规模的械斗。

而这些逃难的百姓没钱没田,就算是渡过了淮河也只能投身当地豪强做隐户,在大唐做隐户的地位要比奴婢还要低,好歹奴婢的买卖也需要官府备案,奴婢死亡也要向官府报备。

这些隐户不是朝廷丁册上的人口,就算是死了也不需要上报,处境比奴隶还要悲惨。

看到寿光县的老弱病残,卢道莫名产生了一种责任感,仿佛自己不是在玩游戏,而是在面对两千多真实的百姓。

一定要让寿光县的百姓生活好起来!卢道暗暗下了决心。

争做大唐狗?

“臣想要去灵州。”崔涛对着李倓说道。

崔涛自从向李倓请辞之后,就迅速布置完了最后的工作就封存账簿,准备移交知州的职位。

看到崔涛的去意坚决,李倓只好选拔玩家接任崔涛甘州知州的职位,调任崔涛前往灵州。

灵州作为战略要地,又是新归附地区,崔涛满怀期待的踏上了前往灵州的道路。

花费了一段时间调整过内政后,李倓的目光放在了榆关之上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